2010/9/8

放低

一個肯為你擋子彈的人,如果能夠遇上,真真演繹了甚麼叫做「此生無憾」。「肯唔肯為我擋子彈」-- 這些總是女人的假設性問題,現實又有幾多個會「對現」? 如果「對現」左,OPPORTUNITY COST 是會「孤獨一世」(假使閣下決下此生不再嫁娶),否則,你心裡會質疑對方對你的愛有幾深,遊走在究竟「擋定唔擋」、「愛與不愛」之間,最後,原來你會發現,諗去「擋唔擋」就 = 不會擋,「擋」是一個本能反應,正如大比數的母親必定會為其兒子「擋」的。

一宗國際性慘劇,牽動了全民的激情,一向冷酷無情的,都泛起淡淡漣漪,熱情過後令人細味了甚麼是「愛」之外,亦演活了甚麼是「趕狗入窮巷」。一個沒有放低過的包袱,可以是對自己的一種催毀,更可以催毀別人。

如果今次你有動盪過,代表你還慬得愛,如果沒有也不打緊,因為

「有些事是可以懂一輩子的,有些事是要用一輩子去懂的」。
(節錄自李怡之《人生就像一面鏡》)
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EFX_-HR5LhM&feature=player_embedded
放低

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template/apple_sub/art_main.php?&iss_id=20100831&sec_id=12187389&art_id=14398935&cat_id=6816284&coln_id=6781865
李怡: 人生就像一面鏡
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RD5bz5D9ViY&feature=related
吶喊

P.S. 小妹一語「尋日天災,今日亂世,多行不義,必遭天譴」意旨跟李怡之《人生就像一面鏡》中,「對自己做。不管你對別人做了什麼,真正接收的不是別人,而是你自己。當你給予他人,當你為別人付出,那個真正獲利的也不是別人,而是你自己。你帶給別人歡樂,你就會得到歡樂;給別人祝福,你就得到祝福;如果你讚美別人,不久就會聽到有人讚美你。人生就像一面鏡子,你對着鏡子笑,鏡中人就對你笑;你發怒,鏡中人也會向你展現怒容。」類同,李怡的是溫婉動人版本,與小妹的不盡相同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