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/2/2

3D《西遊記之大鬧天宮》》

佛教運用「金剛」來形容教法的堅固和能夠破斥外道,而不被外道所破壞。

金剛者為不可壞,非生滅法,非有為法,本就如此,法爾如是。

本經緣起
一切的煩惱和痛苦皆由心生。「解空第一」的佛之大弟子須菩提尊者向佛祖請教問題,如何調整與掌控這顆心呢? 在《增壹阿含經》卷2中說明金剛心如來藏的心體,就是由金剛所組成,具有十力、四無所畏。

修行漸次
凡夫眾生與修行者最大的差別,在於眾生執著四相(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)而輪迴不斷;而大乘行者則能於佛法修行中證悟金剛心如來藏後,得以現觀其清淨涅槃體性,進而轉依此金剛心而漸漸捨離於四相之執著,直至圓成佛道。

執著四相
執我相:眾生因未斷我見而成我執 , 遂以五蘊為我而貪愛執著自我意識、肉身的表相,眾生進而凡事都以我為出發點。

執人相:眾生因執我相,透過五官受外在境界影響於「識田」中映射出人的表相,進而產生七情六慾等變化。

執眾生相:因執有人相,因意識、觀念、共業相投,產生團體如家庭、國家、政府、星球等,聚合而居,眾生個體之間有複雜的因緣交錯(執著人相、眾生相者,為法執,意即對一切相對變化映射有所執著:我與人、好與壞、善良與邪惡、大與小、黑與白、無明與解脫、煩惱與佛法等)。

執壽者相:舉凡意識、肉體、四大元素等,皆由因緣所生而不斷生滅,可推至前無始無明與後無始無明,永無止盡(執著壽者相,為空執,意即陷於任何種類的相對變化裡於前無始無明與後無始無明之間,無法遁脫因緣假合之有壽之相)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